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开示(四)

    无异”在《楞严经》里观世音菩萨自己说:由观音如来教我这个法门,我证得这个法门之后,其中第十四项功德,就是这样子的,有人持我名号与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诸法王子名号正无异。   诸法王子都是菩萨果...甚多,世尊”,甚也是无量无边,不可思议不可计量的意思,很多很多……而且每说一句话都很尊重地说,世尊,甚多甚多。   “佛言: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,乃至一时礼拜供养,是二人福,正无异,于百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|普门品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3404830891.html
  • 日本大阪和宗总本山四天王寺

    什么不发心!为什么不认真的去学习!  多闻天王手上拿的是伞盖,伞盖是表防御污染,成就纯净纯善。由此可知,菩萨从初发心到尽菩萨地,尽菩萨地就是菩萨菩萨地到了顶点,到最后了,就是;换句话说,从初信位到位,都要时时防御染污。在初学,要防御见思的染污、尘沙的染污、无明的染污。证得阿罗汉果之后,见思断掉,这个染污没有了,但是还有尘沙、还有无明。纵然证得菩萨果位,是法身菩萨了,尘沙染污也没有了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2039902.html
  •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(四)

    作梦,菩萨尚有一分「生相无明」未破,况地前耶(内凡)?况凡夫耶(外凡)?虽然同是作梦,洞房花烛夜,总比拉出去枪毙强得多。是故吾人在未证佛果以前,宁作人、天梦,莫作三涂梦;宁作三圣梦,莫作六凡梦;宁...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。」此凡夫,一闻佛法,便能行菩萨道,以其未证圣果,难免粘著名利,发心虽大,仍属染污,故曰凡夫。可是他一旦发菩提心,即为阿罗汉所恭敬故。至于圣人,二乘偏于自利,故发心小。菩萨自他...

    赵亮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240280.html
  • 法华随想

    境里,能看到法华会还没有结束。在佛、菩萨是自在无障碍的,在我们就是处处有障碍,事事皆烦恼。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,比我们就自在。菩萨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都断了,比起阿罗汉更自在。但菩萨的无明还未断尽,...娑婆度众生是应化身,我们投生到这个世界也是应化身,而佛菩萨是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愿力的化身,我们却是无明、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的化身,自性本具,本相同,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自性为无明烦恼所遮蔽了,看来...

    净心如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741020.html
  • 试论《法华经》的权实思想

    因果,异于诸经。尤其是迹门当中师弟因果与诸经有同有异,本门当中师弟因果与诸经所无。  4. 本经明如来施权、实二智,正破废化城之果,又破禀方便教菩萨执近迹之情,令他们生本地之深信,乃至菩萨也让他们...,能持,持己,能诵 ,诵己,能说,说己,能书。若使人书,供养经卷,恭敬,尊重,赞叹。“(《法华经安乐行品》二八五至二八六页)。三止三观成就了,便可得无上正。自己成就了,大乘菩萨常常是慈悲於一切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641893.html
  • 《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》序

    ,须一点都不著才好。   ★72 问: 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,我凡夫怎么能在二、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无明,并能住六道里而度生呢   答: 不是修心中心法的人都能破尽... 答: 一念不生时,一切都不知道了,就是无记空。   ★29 问: 菩萨有情,怎样理解   答: 是觉破,把你的情见觉破了。一切众生,都是有情。这情最坏,情就是爱,爱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1642346.html
  • 净土释疑新论

    。念佛一法,彻上彻下,即权,即实,即渐,即顿,不可以寻常教理批判,上至菩萨,下至阿鼻种性,皆须修习。如来为众生说法,唯欲众生了生脱死耳。其余法门,上根则即生可了,下根则累劫尚难得了,唯此一法,不论...信了。‘汝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’此十方诸佛劝人信了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世尊放光现诸国土,韦提希惟愿生极乐。《无量寿经》佛告弥勒菩萨,于此世界,有六十二亿不退...

    律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1342897.html
  • 律航法师叙说

    自应按步进行,三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况慈老弟子数超巨万,前途远大,讵可测度吗?   十二、结论   呜呼!释尊双树示寂之夜,唯菩萨,了知法身常住,不大悲戚,其余声闻弟子,皆泣不可仰。况律航具缚...菩萨,毫无忧戚之色,直至事实大白先后释放。唯莲航四位同学未同时释放,极表愤懑,坚拒出狱。   六、嘱护同学   两次僧难解除之后,慈老住汐止静养,大部分同学仍住中坜圆光寺,我在小儿文枢寓养病,慈老...

    律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2342912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要度化     的众生也是无限量的;在他长期的教化中,大体上都已化度     ,所以说他“化无不周”。后句是说明他已经证悟到十地以     后的之位,为菩萨,与妙觉佛...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。”因为成是果,而发     菩提是因,换言之,如来的证果,是由行菩萨道而成的,行     菩萨道的原动力,就是在于发菩提心,因此倘若要想成就佛    ...

    杨政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644311.html
  • 漫谈佛画

    死,因命行雨大臣“于沙堂殿如法图画佛本因缘:菩萨昔在睹史天宫,将欲下生,观其五事;欲界天子三净母身;作像子形托生母腹,既诞之后逾城出家;苦行六年,坐金刚座;菩提树下成;次至婆罗痆斯国为五比丘,三...要经过四十二个阶次,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十地、、妙觉共四十二阶次。住、行、向三十位又总称为三贤位,十地又称为十圣位,是等同于佛的菩萨,妙觉就是佛位。用四十二个不同形状的人像来表达这四十二位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344951.html